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刘春燕,邵宗鸿.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5):345-349.
作者姓名:刘春燕  邵宗鸿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天津 300052
摘    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是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高病死率为特征的血液系统“重症”之一,深入探索其发病机 制进而开展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学术意义。传统观念认为AA 为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引起的造血组 织“种子、虫子、土壤”异常、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但部分骨髓移植植入失败患者其造血功能仍然能够自行恢复, 同时临床中还发现大量患者经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ALG) 联合环孢素A 治疗后获得了良 好的疗效,说明了免疫机制异常在该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AA 已被国内外公认为一种涉及免 疫机制异常所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文章就近年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更好地阐述及完 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提供帮助。

关 键 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  发病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