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心房颤动中心建设对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影响
引用本文:马英,李小明.心房颤动中心建设对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20(3):347-348.
作者姓名:马英  李小明
作者单位: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临床证据已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全球的40~50岁的心房颤动患者占世界人口的0.5%,而到了80岁时会增加到5%~15%1]。2004年我国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经指出,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12.1%,而不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为2.3%,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是远远高于不伴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2]。心房颤动是目前临床诊疗工作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颤动根据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后7 d内自行或干预终止的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7 d的心房颤动)、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1 d的心房颤动)及永久性心房颤动(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放弃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的心房颤动)。由于临床医师及患者对心房颤动疾病的认识不足,所以导致心房颤动的致残率、病死率明显增加。心房颤动危害有好多,例如:脑卒中及血栓栓塞、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认知功能下降、痴呆,肾功能不全,其中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危害最大的,导致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是明显增加的,故加强临床医生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迫在眉睫。

关 键 词:心房颤动患者  缺血性卒中  心功能不全  血栓栓塞  临床证据  卒中发生率  临床医师  临床医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