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和消化内镜对炎症性肠病诊断价值的评价
摘    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和消化内镜在诊断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IBD患者的MSCTE表现,主要分析病灶部位、肠壁增厚情况、肠壁强化、肠腔狭窄、肠系膜淋巴结增多、肠系膜血管改变、腹腔脓肿或瘘管形成等,并与消化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例IBD患者中,克罗恩病28例,溃疡性结肠炎12例。IBD患者MSCTE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大于4mm)35例(87.5%),肠壁强化38例(95.0%),肠腔狭窄26例(65.0%),结肠带消失5例(12.5%),多节段性病变33例(82.5%),多发炎性息肉3例(7.5%),肠周脂肪间隙模糊1 5例(37.5%),肠系膜血管增生12例(30.0%),肠周淋巴结增多18例(45.0%),腹腔脓肿或瘘管形成6例(15.0%)。MSCTE未显示肠壁溃疡和卵石征,对多发炎性息肉的显示率不高。40例IBD患者消化内镜检查显示肠壁溃疡33例(82.5%),多发炎性息肉10例(25.0%),卵石征1 3例(32.5%),肠腔狭窄28例(70.0%),多节段性病变30例(75.0%),消化内镜未显示肠壁增厚及肠外并发症。结论 MSCTE对显示IBD患者的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及肠外并发症具有优势,但难以显示肠壁溃疡、卵石征,对多发炎性息肉的显示率不高,而消化内镜则易于显示IBD的肠壁溃疡、多发炎性息肉、卵石征。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有助于全面评价IBD的病变范围、并发症,对于IBD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