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附9例报告)
引用本文:黄洪才,周芳坚,吴宝国,黎建欣,方海林,张朝胜,钟晓健,曹正国.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附9例报告)[J].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2012(4):210-212.
作者姓名:黄洪才  周芳坚  吴宝国  黎建欣  方海林  张朝胜  钟晓健  曹正国
作者单位:[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韶关512026 [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韶关512026
摘    要: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9例,均为男性,年龄40~64岁,平均55岁。尿路上皮癌8例,按WHO分级标准,Ⅱ级5例,Ⅲ级3例;腺鳞癌1例。肿瘤多发6例,均为尿路上皮癌,肿瘤最大径1.5~11.0cm。TNM临床分期:T2N0M07例,T3N0M01例,T4N1M01例。结果手术时间210~330min,平均260min。术中出血量200~800ml。输血5例,输血量400~600ml。病理分期:T2aN0M05例,T2bN0M01例,T4aN0M02例,T4N2M01例。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4个月。7例无瘤生存,肾功能良好;2例术后2年死亡(1例腺鳞癌者死于全身转移,1例死于意外事故)。所有病例白天控尿均良好,夜间控尿良好5例,剩余尿量0~50ml。1例术后出现上尿路扩张积液、肾功能不全,为两侧输尿管末端粘连所致,经内镜下粘连松解后积液消退,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年龄〈50岁者,术后6个月有阴茎勃起,服用西地那非片可完成性活动。结论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 键 词: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