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输液微粒的来源与临床危害
引用本文:梁伟,邢述兰.输液微粒的来源与临床危害[J].医药导报,1994,13(4):183-184.
作者姓名:梁伟  邢述兰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 121017 (梁伟),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 121017(邢述兰)
摘    要:大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存在,尤其是<50μm的微粒,对人体有严重危害。许多国家药典规定了大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方法和标准,有效地控制微粒的来源,以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1 输液微粒的来源 1.1原辅材料不纯 ①葡萄糖中可夹杂蛋白质类、水解蛋白质类、脂肪及未水解完全的糊精,都可以通过2μm以下的滤器。因为目前所用滤材孔径多为5~30μm。这类胶体物质高压灭菌后,由于胶粒逐渐合并变大而聚沉,致使溶液中产生微粒。因此,配制输液时加少量稀盐酸,一可使带负电荷的胶粒中和聚沉而滤除;二可使糊精继续水解成葡萄糖。②氯化钠中可夹杂Ca~(2 )、Mg~(2 )等离子及有机杂质,

关 键 词:输液微粒  临床危害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