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肌骨超声技术探析针刺得气机理
引用本文:林煜芬,吴家祥,卢健敏,丁小明,孙祯,吕国荣.基于肌骨超声技术探析针刺得气机理[J].河南中医,2023(8):1251-1256.
作者姓名:林煜芬  吴家祥  卢健敏  丁小明  孙祯  吕国荣
作者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91469);
摘    要:目的:运用肌骨超声技术探索针刺足阳明胃经部分腧穴得气过程中的解剖特征及得气感评价,研究针刺得气的机理及规律,为经络与腧穴实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客观指标。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7例,针刺穴位依次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右)、上巨虚(右)、条口(右)、丰隆(右)、下巨虚(右)、梁丘(右),共6个腧穴,在健康志愿者得气过程中记录得气感量化评价表,并通过肌骨超声技术动态观察针尖所到的解剖结构,比较足阳明胃经不同腧穴在得气过程中的解剖特征及得气感评价的区别和相关性。结果:肌骨超声图像显示,当针尖刺入小腿骨间膜层时,得气人数较多,得气感评分值最高,得气感最好,此时针尖距皮肤的距离为(2.82±0.50) cm,针尖距胫骨距离为(0.69±0.45) cm;当针尖刺入股骨前结缔组织层时,得气人数较多,得气感评分值最高,得气感最好,此时针尖距皮肤距离为(2.68±0.99) cm,针尖距股骨距离为(0.63±0.32) cm。结论:经络与腧穴存在一定的未知通路,较为可能是结缔组织相关解剖结构,而针刺治病的机理可能是由于某种特殊“能量流”通过经络通道进行传导,使针刺者产生相应得气感,从而起到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关 键 词:针刺得气  肌骨超声  解剖特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