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传代倍数胎儿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观察
引用本文:李敏霞,孟保福,龚红梅,王利霞.不同传代倍数胎儿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观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5,9(30):48-50.
作者姓名:李敏霞  孟保福  龚红梅  王利霞
作者单位:安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省安阳市,455000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传代倍数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部分实验参数。方法:实验于2004-03/10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和安阳肿瘤医院临床实验室完成。采用全髓直接接种法分离培养13~18周胎龄水囊引产新鲜胎儿股骨骨髓(获提供者知情同意标本用于此实验)。贴壁细胞达90%以上融合时消化传代。传代细胞部分以1×109L-1的细胞密度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的L-DMEM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传代;部分在培养基中添加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及抗坏血酸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如此连续传10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成熟成骨细胞的标志酶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鉴定不同代次培养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结果:①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百分率:传代7代以内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无显著差异,均在87.5%以上(P>0.05);以第3代最强达93.4%。第8代后逐渐减弱,为72.7%~51.3%。②碱性磷酸酶活性:传代7代以内无差异(P>0.05),以第3代最高,为(2307.1±15.0)nkat/L,第8代后逐渐降低,至第10代仅为(905.2±10.0)nkat/L。结论:不同代次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不同,8代以后明显减弱。提示脱离了体内环境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逐渐老化。做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不宜超过7代。

关 键 词:骨髓细胞  干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文章编号:1671-5926(2005)30-0048-03
修稿时间:2005年5月15日

Observation of the capability of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from fetus mesenchyme stem cells in distinct transfer of culture power
LI Min-xia,Meng Bao-fu,GONG Hong-mei,Wang Li-xia.Observation of the capability of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from fetus mesenchyme stem cells in distinct transfer of culture power[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5,9(30):48-50.
Authors:LI Min-xia  Meng Bao-fu  GONG Hong-mei  Wang Li-xi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