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P(A-a)O_2与CVP在重症心力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撤机中的预测作用研究
摘    要:目的观察重症心力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撤机前后心肺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撤机失败原因及撤机成功预测因素。方法选择31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重症心力衰竭病人,其中撤机成功24例,失败7例,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24 h及撤机6 h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病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撤机失败组APACHE-Ⅱ评分在25分左右,且机械通气时间更长,AKI占比更高。撤机成功组:机械通气治疗24 h及撤机6 h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酸碱度(PH)、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及中心静脉压(CVP)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撤机失败组:机械通气治疗24 h及撤机6 h R、SBP、PH改善(P0.05),但CVP及P(A-a)O_2改善不明显(P0.05),且与成功组治疗24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6 h呼吸频率增快,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P0.05)。结论重症心衰病人机械通气治疗24 h内CVP及P(A-a)O_2明显改善可能是成功撤机的预测因素,而APACHEⅡ评分25分以上、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及并发急性肾损伤可能是导致撤机失败的重要原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