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动态血压及左心室功能变化对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意义
引用本文:严孙杰,张松菁,杨立勇,潘时中,赵淑好,刘东晖.动态血压及左心室功能变化对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427-7429.
作者姓名:严孙杰  张松菁  杨立勇  潘时中  赵淑好  刘东晖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福建省福州市350005
摘    要:目的:探讨昼夜血压、左心室功能在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1998/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共890例,纳入标准: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或合并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符合上述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02例(糖尿病组),男56例,女46例。按尿白蛋白的排泄量分为下列3组:①正常蛋白尿(&;lt;30mg/24h)组58例。②微量蛋白尿(31—300mg/24h)组23例。③大量蛋白尿组(&;gt;300mg/24h)组21例。对照组为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排除标准:排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肾病等疾患,并于非同日测量3次或以上血压值均&;lt;140/90mmHg,纳入32例,男17例,女15例。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护仪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患者,包括正常蛋白尿组58例、微量蛋白尿组23例、大量蛋白尿组21例。结果:蛋白尿正常组糖尿病患者已有夜间血压夜平均动脉压(84.14&;#177;15.45)mmHg,1mmHg=0.133kPa]较对照组升高76.74&;#177;5.00)mmHg;t=2.788,P&;lt;0.01],昼夜血压下降幅度(5.34&;#177;5.47)%]低于对照组(13.53&;#177;5.20)%](P&;lt;0.01);舒张期二尖瓣口充盈血流峰值速度A峰与E峰比值、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e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均&;lt;0.01),二尖瓣前叶活动斜率较对照组低(P&;lt;0.01);随蛋白尿增多,上述指标异常加重,并出现白昼血压和WST/LVPWT比值增高(P&;lt;0.05)。结论:微量白蛋白尿增加是糖尿病患者心脏受累的危险信号。

关 键 词:糖尿病肾病  血压  心室功能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