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
| |
作者姓名: | 童叶华 王明山 谢耀盛 |
| |
作者单位: | [1]浙江省开化县人民医院,324300 [2]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24300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HC)患者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及与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关系。方法确诊的9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为A级22例(A组)、B级47例(B组)、C级23例(C组)。3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一期凝固法测定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活性(FⅡ:C、FⅤ:C、FⅦ:C、FⅩ:C)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PTT).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并将各组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FⅡ:C、FⅤ:C、FⅦ:C、FⅩ:C、FIB含量和PTA均明显下降,FT、APTT明显延长;肝硬化各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所研究的参数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31.99、3.49、21.08、6.75、5.69、18.76、9.63、10.26(P均〈0.05)。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FⅡ:C和FⅦ:C水平与FTA有中度的相关性r分别为0.5438和0.4373(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病情越严重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活性越低,其中FⅡ:C和FⅦ:C与PT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TA可间接反应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活性。
|
关 键 词: | 肝硬化 外源性凝血系统 凝血因子 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 |
文章编号: | 1008-0023(2006)02-0135-0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