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研究
引用本文:曾 宁,曾思略,杨 剑,项 楠,刘智豪,文 赛,齐 硕,祝 文,胡浩宇,李双华,方驰华.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40(12):1413-1418.
作者姓名:曾 宁  曾思略  杨 剑  项 楠  刘智豪  文 赛  齐 硕  祝 文  胡浩宇  李双华  方驰华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 广东省数字医学临床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82
摘    要:目的 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根治性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完成的3例增强现实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导航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病人薄层CT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后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前24~72 h根据肝功能情况经外周静脉注射ICG,术中利用腹腔镜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采集实时手术影像,再通过视频采集卡输入笔记本电脑,在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中实现将三维模型投影到手术视频,实现术中情况与术前三维模型实时融合导航,指导手术治疗。结果 3例病人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后,均成功行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指导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Bismuth-Corlette三维可视化分型Ⅲb型2例、Ⅳa型1例,1例罕见的门静脉右前支缺如变异。Ⅲb型2例行左半肝切除联合左侧尾状叶切除术、Ⅳa型1例行右半肝联合全尾状叶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420、410、38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0、310、250 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8、8 d。术后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经内科治疗后康复出院,围手术期无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 增强现实导航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在肝门部胆管根治性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探索。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