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苦参治疗结直肠癌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袁晨越,刘湘君,刘怡,黄人可,陆鑫熠,任建琳.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苦参治疗结直肠癌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J].辽宁中医杂志,2024(2):29-32+224.
作者姓名:袁晨越  刘湘君  刘怡  黄人可  陆鑫熠  任建琳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452,81873279);;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9401935200);;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22S21901000);
摘    要: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抗肿瘤中药苦参活性成分及其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点与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中药苦参活性成分,并使用PubChem数据库验证所收集活性成分化合物结构,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反向分子对接预测苦参活性成分可能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DisGeNET、TTD、MalaCards数据库预测结直肠癌疾病靶点,通过Cytoscape 3.8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苦参-结直肠癌共同靶蛋白PPI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获得中药苦参活性成分45个,通过调控结直肠癌相关作用靶点54个,参与体内信号传导、蛋白质磷酸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并通过调控癌症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蛋白聚糖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中药苦参能够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协同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关 键 词:苦参  结直肠癌  网络药理学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