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13 — 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分析
引用本文:张晶, 李薇薇, 杨淑香, 郭云昌, 付萍. 中国2010 — 2016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9, 35(10): 1379-1382. DOI: 10.11847/zgggws1123875
作者姓名:张晶  李薇薇  杨淑香  郭云昌  付萍
作者单位:1.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2017YFC1601502)
摘    要:  目的  分析中国2010 — 2016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家庭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2010年1月1日 — 2016年12月31日报告的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相关数据,对发病时间、地区、致病因素、原因食品、引发环节等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中国2010 — 2016年共发生5 197起家庭食源性疾病,累计发病数29 210例,平均每年发病数约为4 173例,死亡780例,病死率为2.7 %;2010 — 2016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数从2010年的1 873例增加到2016年的7 842例,5 — 10月发病数最多且聚集在南方地区,发病数以云南省居首位;2010 — 2016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一级致病因素主要为菌类(9 438例,32.3 %)和生物性污染(8 277例,28.3 %),2010 — 2013年生物性污染是最主要的一级致病因素,2014 — 2016年以菌类居首位;致病微生物中,沙门氏菌引起发病数最多(3 891例,59.2 %),2012年后逐渐减少;原因食品中,菌类食品导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病数最多(9 592例,32.8 %),其次是肉类(4 854例,16.6 %);引发环节以多环节为最多(7 901例,27.0 %),其次是误食误用(7 647例,26.2 %)。  结论  中国5 — 10月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数较多且聚集在南方地区,菌类是导致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

关 键 词: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家庭  流行特征
收稿时间:2019-04-16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共卫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共卫生》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