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蛇床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吴东霖,张鼎,秦红玲,李姿,晏杨,胡跃强.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蛇床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4,39(3):570-577.
作者姓名:吴东霖  张鼎  秦红玲  李姿  晏杨  胡跃强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0;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1;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26090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9GXNSFDA245006);广西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中心项目(桂科AD20238028);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桂教人才202006)
摘    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蛇床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数据库获取蛇床子的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平台得到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作用靶点,筛选两者共同靶点;应用Cytoscape 3.7.1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筛选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靶点,再借助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靶点和药物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分析结果。结果 蛇床子包含主要活性成分20个,化学成分与疾病共同靶点56个,网络拓扑分析显示B淋巴细胞瘤-2(Bcl-2)、雌激素受体α(ESR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B)、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3)为关键靶点,通过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多种细胞凋亡、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验证中...

关 键 词:蛇床子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O-乙酰二氢欧山芹酯  邻-异戊酰基二氢山芹醇  蛇床子素
收稿时间:2023/11/2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