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渊源——《内经》方剂配伍理论浅析
引用本文:高思华,赵宜军,王永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渊源——《内经》方剂配伍理论浅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2):50-52.
作者姓名:高思华  赵宜军  王永炎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1007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I1999054400)
摘    要:1 《内经》对药物的阴阳五行归类 众所周知,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医学运用至今的说理工具。要探讨《内经》方剂配伍理论,首先必须阐明《内经》对药物的阴阳五行归类。 1.1 药物的五行归类 依据五行学说的理论,《内经》根据药物五味的不同及其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人体脏腑的相互关联,将药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即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内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是秉天地气化而生长衰亡的,在天六气的盈虚运转和在地五方的阴阳盛衰的互相感…

关 键 词:中药  方剂  配伍  阴阳五行学说
修稿时间:2000年10月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