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方剂应用中“欲阳先阴,欲阴先阳”思维刍议
引用本文:赵志恒,穆超超,时圣瑞.方剂应用中“欲阳先阴,欲阴先阳”思维刍议[J].河南中医,2017,37(11).
作者姓名:赵志恒  穆超超  时圣瑞
作者单位:1.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 天津北辰北门医院,天津,300400
基金项目:天津市北辰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摘    要:针对病情的寒热用寒凉以清热、用温热以散寒。寒热并用之法为证候之复杂多变而设,但因病情复杂,单用寒热往往难附合病情而需寒热并用,以达"欲寒先热、欲热先寒"之功。在临床上五脏多为虚证,应治以补法,但不可纯补、峻补、壅补,应该补中寓通,静中有动,"欲补先泻",对于外感六淫及内伤饮食等造成的脏腑实证,应祛邪扶正,但不可滥用攻伐耗气之品,应泻中有补,"欲泻先补"。"欲散先收、欲收先散",制其标而复其本,去其邪而不伤其正。在药物配伍中,扬己所长,避己所短,于阴阳矛盾中达到实质上的有机结合。治疗热病,用寒凉的方药,在药汤尚温热时服用;治疗寒性病证,应用热性方药,必待药汤凉后再服用。中医学之"欲阳先阴、欲阴先阳"即组方配伍能正确把握药势,在具体应用中能达到气机升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散收相使之功,在服药中可以防止药证格拒。

关 键 词:方剂  阴阳  升降  寒热  补泻  散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