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型骨组织工程β-TCP/CPPF/PLLA支架复合BMSCs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影像学研究
引用本文:李毅,王坤正,郭雄,陈君长,杨团民,同志超,石宗利.新型骨组织工程β-TCP/CPPF/PLLA支架复合BMSCs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影像学研究[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09,8(3):10-13.
作者姓名:李毅  王坤正  郭雄  陈君长  杨团民  同志超  石宗利
作者单位:[1]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 [2]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710004 [3]西安交通大学地方病研究所,730070 [4]兰州交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730070
摘    要:目的:将自体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接种到β-TCP/CPPF/PLLA支架上,进行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人工骨,植入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中,评估BMSCs/β-TCP/CPPF/PLLA复合体促进成骨的作用。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BMSCs/β-TCP/CPPF,PLL复合物组(A组)、β-TCP/CPPF/PLLA支架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共三组,建立兔桡骨双侧大段骨缺损模型,相应植入自体细胞材料复合物和单纯支架材料,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12、16周处死动物,摄X线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X线检查结果:A组术后2周可见缺损处有散在的、少量的模糊状骨痂生成,术后4周可见明显的骨生成影像,成云雾状,均匀分布在骨缺损区,术后8周整个缺损区均可见到骨痂生成,成骨现象较4周更加明显,部分髓腔已通,术后12~16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生的骨组织充填,骨髓腔已完全再通,修复区比正常的桡骨较细。B组、C组术后2~16周,虽有不同程度的成骨现象,但没有完全修复骨缺损区,B组较C组修复明显。X线评分结果:A组在各时期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体BMSCs与β-TCP/CPPF/PLLA复合物移植能修复大节段的骨干缺损。

关 键 词:骨髓基质细胞  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  自体移植  骨缺损  修复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