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低温体外循环下两种pH处理法对脑血流的影响
引用本文:齐文安,邓硕曾.低温体外循环下两种pH处理法对脑血流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91(5).
作者姓名:齐文安  邓硕曾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摘    要:自1953年体外循环(CPB)技术应用临床以来,脑保护一直是CPB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一般认为,术后脑功能失调与CPB中脑血流(CBF)失当有关。暂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多是一过性(40%左右);如果CPB中脑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损害,将导致持久的神经精神并发症(0.5—1.5%)。多数学者认为,PaCO_2,温度,脑组织氧耗量(CMRO_2)及麻醉深度均与CBF直接有关,而CPB中平均动脉压(MAP)和泵流量是否影响CBF,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温下采用哪一种pH处理法。本文重点讨论不同pH处理法对脑血管自身调节及CBF的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