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IVIM-DWI对可切除性胃腺癌脉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引用本文:杨慧远,曲金荣,王艺,黎海亮,吴越,赵卫杰,李靖.IVIM-DWI对可切除性胃腺癌脉管侵犯的预测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4(4):503-508.
作者姓名:杨慧远  曲金荣  王艺  黎海亮  吴越  赵卫杰  李靖
作者单位:450008河南郑州,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杨慧远、曲金荣、黎海亮、吴越、李靖),病理科(王艺),普外科(赵卫杰)
基金项目: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优秀青年人才培养项目(YXKC2021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2146)
摘    要:【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DWI)术前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5月,前瞻性搜集行根治性胃切除的胃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包括IVIM和DWI。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无脉管侵犯组。测量胃癌病灶的厚度、ADC和IVIM-DWI参数(D、D*、f)值,采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采用逻辑回归分析筛选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脉管侵犯状态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预测效能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3例胃癌手术患者,其中49例有脉管侵犯(67.12%)。有脉管侵犯组的肿瘤处胃壁厚度大于无脉管侵犯组,而ADC、D和f值均低于无脉管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处胃壁厚度及ADC、D和f值均能有效预测脉管侵犯状态,AUC分别为0.821、0.686、0.792和0.727(P均<0.05)。肿瘤处胃壁厚度[OR:1.302(1.098~1.543)]和f[OR:686.801(6.126~77004.267)]是预测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两者进行诊断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7、81.63%和91.67%,其AUC显著高于ADC和f(Delong检验,P均<0.05),但与D和肿瘤处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52)。结论:IVIM-DWI定量参数及肿瘤处胃壁厚度均能在术前有效预测胃癌脉管侵犯情况,尤其是肿瘤处胃壁厚度和f是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预测效能。

关 键 词:胃肿瘤    脉管侵犯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预测模型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