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女性肛门失禁发病机制及其诊治策略
引用本文:杨欣,毛卓.女性肛门失禁发病机制及其诊治策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8).
作者姓名:杨欣  毛卓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34
摘    要:肛门失禁是一种症状描述,包括不自主地排出气体、液体粪便、固体粪便和便急等症状.粪失禁仅指不自主地排出液体粪便和固体粪便.完全性肛门失禁是指肛门失去控制粪便、黏液和气体的功能.不完全性肛门失禁为肛门能控制固体粪便,而不能控制液体粪便和气体.因肛管和肛门皮肤受损,影响肛门括约肌反射,而有少量液体粪便、黏液和气体排出时称为感觉性肛门失禁.便急是不能抑制并延迟排便至少5分钟1].因为缺乏标准定义、社会特征和记录不完善等,各文献报道的肛门失禁的人群患病率不同,约为7%~16%,其中2/3的患者是女性,尤其是多胎产妇.在一项有7879名妇女参加的研究中,产后3个月粪失禁的发生率为9.6%2].而对妊娠妇女粪失禁的前瞻性调查中,发现初产妇发生率为2%和5%,经产妇较高为19%.粪失禁导致的皮肤污染和细菌环境导致的阴道和尿道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负担,肛门失禁引起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会使患者逐渐衰弱,导致社交恐惧和性功能障碍,近年来引起了社会日益增多的关注.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