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引用本文:文昱婷,赵蓓蕾,施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4):71-73.
作者姓名:文昱婷  赵蓓蕾  施毅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科,210002
摘    要:随着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认识的加深,合理诊治IFI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美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979~2000年,败血症患者中真菌分离率增加了207%,假丝酵母菌属(念珠菌属)和曲霉属是主要的致病真菌,其中假丝酵母菌属占70%~90%,曲霉属占10%~20%。IFI的诊断较困难,漏诊率高。一个长达15年的尸检研究结果显示旧0,在1017例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的尸检病例中,仅有314例(31%)生前诊断为IFI,69%的IFI病例被漏诊。Lin等总结了1995~200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中1941例IFI病例,侵袭性曲霉感染的病死率为58.0%,而骨髓移植患者中病死率更是高达88.1%。近年来,国内外对于IFI的诊治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如半乳甘露聚糖、β-D-葡聚糖检测等对于诊断IFI有良好的应用前景,IFI的规范化治疗和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更是目前抗感染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现仅就IFI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关 键 词:侵袭性真菌感染  规范化治疗  侵袭性曲霉感染  β-D-葡聚糖  恶性肿瘤死亡  生前诊断  骨髓移植患者  半乳甘露聚糖
修稿时间:2006-10-3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