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运动损伤干预在体操教学中的实验效果
引用本文:侯柏晨,孙玉琴.运动损伤干预在体操教学中的实验效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344-3346,3350.
作者姓名:侯柏晨  孙玉琴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省烟台市,264025
摘    要:目的:观察体操教学与训练中施加运动损伤干预措施前后,学生动作练习损伤发生率的变化。方法:于2005-09/2006-07对鲁东大学体育学院2004级学生实施1学年的体操普修课运动损伤干预实验。共纳入学生189人(包括: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两个专业),采用随机抽样分组的形式,随机抽取4个班(96人)为干预实验组,4个班(93人)为同期对照组;并与历史对照组(2003级,4个班94人)体操普修课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对照统计、分析。干预方法:①加强动作练习前保护与帮助重要性的教育,提出练习者和保护者的责任和义务。②熟悉各类器械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易发生损伤事故的防范措施。③学生分成“5人互助小组”,定出小组长,保护者责任到位。④加强动作练习前器械、器材检查习惯的养成。⑤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克服精神紧张、思想麻痹、情绪消沉、动作练习“蛮干”等不良倾向,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品质等。在学年结束后,对干预实验组、同期对照组和历史对照组进行体操教学各类运动损伤人数和伤情的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189名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实验后,干预实验组与同期对照组和历史对照组运动损伤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8%,18%,19%,P<0.01),而同期对照组和历史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干预实验组运动损伤部位主要为下肢(50%),同期对照组和历史对照组主要为上肢(35.29%,38.89%);同时,干预实验组无头颈损伤。③干预实验组与同期对照组急性创伤性损伤分别为1,4人,擦伤分别为3,5人,扭伤分别为3,6人,劳损分别为1,2人,干预实验组各类型运动损伤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施加运动损伤干预措施的实验组,学生在体操动作练习中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损伤部位的分布和损伤类型改变。

关 键 词:体育和训练  体操  学生  运动损伤  干预性研究  教学方法
文章编号:1673-8225(2007)17-03344-03
收稿时间:2006-07-05
修稿时间:2006-08-03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sports injury intervention in gymnastic teaching
Hou BC,Sun YQ.Experimental results of sports injury intervention in gymnastic teaching[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7,11(17):3344-3346,3350.
Authors:Hou BC  Sun YQ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