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泊沙康唑注射液在侵袭性真菌病高危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姓名:孙爱宁  夏瑞祥  张义成  张晓红  张凤  王娟  俞康  李振宇  张伟华  葛峥  郭海方
作者单位:1.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5.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6. 沧州市中心医院血液科;7.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8.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9.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10.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11. 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临床药理部
摘    要:目的 评价泊沙康唑注射液在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中国10家医院血液血液病中心65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受试者,分为A组20例,B组45例。A组受试者第1~10 d给予泊沙康唑注射液300 mg(第1 d,bid;第2~10 d,qd);第11~28 d能耐受口服的受试者转为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给药200 mg,tid。B组第1~5 d给予泊沙康唑注射液300 mg(第1 d,bid;第2~5 d,qd);第6~28 d,能耐受口服的受试者转为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200 mg,tid。观察PK指标、安全性指标及疗效指标。结果 58例PK数据集(A组17例、B组41例)中,有57例的受试者静脉给药第3 d的Cmin值在500~2 500 ng·mL-1之间;A组、B组转为口服混悬液后,口服混悬液的Cmin值变异比静脉注射液的更大[CV:30.60%~49.95%(静脉);25.21%~87.42%(口服)];A组静脉给药后第10 d的Tmax与原研产品研...

关 键 词:泊沙康唑  侵袭性真菌病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