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前循环分水岭脑梗死MRI病灶与MRA的关系探讨
引用本文:蔡晓斌,曹黎明,朱治山,关健伟.前循环分水岭脑梗死MRI病灶与MRA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6):715-716.
作者姓名:蔡晓斌  曹黎明  朱治山  关健伟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518001
摘    要: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是指发生于脑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动脉分布区交界处的脑梗死,发生于大动脉和皮质动脉之间、皮质支和深穿支之间以及深穿支和深穿支之间的边缘带,又称边缘带脑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10%1],是导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症。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复杂,主要为血管阻塞/狭窄、低血压、微血栓三项因素。本研究对62例前循环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血管异常情况与梗死灶之间的规律,发现狭窄/闭塞血管与梗死灶存在明显不匹配,认为“颅内盗血”在CWI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分水岭脑梗死  动脉狭窄  磁共振  动脉盗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