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俯卧位通气对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救治价值
摘    要:目的评估俯卧位通气对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救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创伤后ARDS患者,按照是否行俯卧位通气分为俯卧位通气组和非俯卧位通气组。记录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基础疾病数量),创伤相关的损伤严重度评分和简明创伤评分,采集俯卧位通气治疗后第0、1、3、7、14天氧合指数,预后指标(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ICU住院时间、总的住院时间,28d和90d的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通气治疗后第0天的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通气组第1、3、7、14天的氧合指数分别为173.5±68.9、294.7±116.2、324.4±123.2、367.9±147.4,非俯卧位通气组第1、3、7、14天的氧合指数分别为134.5±58.2、163.7±68.4、176.3±77.2、182.1±83.4,俯卧位通气组第1、3、7、14天氧合指数高于非俯卧位组第1、3、7、14天的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俯卧位通气组和俯卧位通气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24.4±11.1)d、(16.7±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俯卧位通气组和俯卧位通气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34.1±14.7)d、(25.0±1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俯卧位通气组和俯卧位通气组90d病死率分别为41.9%和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够改善创伤后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降低90d病死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