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瘢痕疙瘩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比较
引用本文:段红杰,高建华,等.瘢痕疙瘩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比较[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8):568-570.
作者姓名:段红杰  高建华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广东广州510515
摘    要:目的 比较瘢痕疙瘩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以进一步探讨瘢痕疙瘩形成发展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技术对所有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取6-8代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噻唑蓝(MTT)比色法比较细胞接种后不同时间瘢痕疙瘩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仪比较它们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和在不同浓度Fas单克隆抗体(Fas mAb)作用下的细胞凋亡率。结果 瘢痕疙瘩边缘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高于中央、两者均高于正常皮肤(P<0.01);无血清培养24h后,瘢痕疙瘩边缘及中央细胞凋亡率均有所增加,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Fas mAb作用下,瘢痕疙瘩边缘及中央细胞均不能正常凋亡,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瘢痕疙瘩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不尽相同,瘢痕疙瘩边缘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过高可导致其向周围不断增生并浸润生长。

关 键 词: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