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及假体选择的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翻修原因及翻修假体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8年5月行翻修术的14例(15髋)CroweⅣ型DDH患者临床资料。男1例(1髋),女13例(14髋);翻修术时年龄27~63岁,平均45.0岁。左髋7例,右髋6例;双髋1例。初次置换假体摩擦界面类型:金属-聚乙烯界面(metal-on-polyethylene,MOP)9髋,陶瓷-陶瓷界面(ceramic-on-ceramic,COC)4髋,陶瓷-聚乙烯界面(ceramicon-polyethylene,COP)和陶瓷-金属界面各1髋。初次置换至翻修术时间为3~204个月,平均65.0个月。翻修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7髋,反复脱位3髋,感染2髋,骨溶解、截骨处不愈合、股骨柄前倾角偏小各1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4.1±17.8)分,髋关节屈曲达(92.7±20.2)°。术前X线片检查显示髋臼侧骨缺损11髋,股骨侧骨溶解4髋。翻修术中假体摩擦界面5髋选择COP,其余患者均采用COC。11髋行髋臼及股骨侧翻修,4髋仅行股骨侧翻修。结果手术时间1.5~6.0 h,平均3.7 h;术中出血量为200~2 000 mL,平均940.0 mL。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142个月,平均73.9个月。X线片复查显示,初次置换术后及翻修术后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修术后旋转中心高度及股骨偏心距均高于初次置换术后,其中股骨偏心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5.0±7.3)分,髋关节屈曲达(115.0±17.0)°,均较术前明显提高(t=8.909,P=0.000;t=4.911,P=0.000)。翻修术后3例再次进行翻修。末次随访时15髋假体均稳定,未观察到透亮线;股骨柄均为中立位,未发生松动或下沉。结论 CroweⅣ型DDH患者THA术后翻修主要原因为假体无菌性松动。由于患者均相对年轻且关节活动度大,为了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初次置换时不应使用MOP界面,COC界面更优。翻修术中使用金属垫块、加强环和Cup-cage均可达到良好的髋臼重建效果。S-ROM假体应作为初次置换及翻修的首选假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