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术者利手侧别对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假体位置影响的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术者利手侧别对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假体放置位置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由同一右利手术者完成的86例(100膝)初次TKA患者纳入研究,单膝72例、双膝14例。根据术者术中操作位置不同分为优势组(右侧)及非优势组(左侧),两组各50膝。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临床诊断及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于术前及术后2周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远端外侧角(mechanical 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m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chanical 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MPTA),评价假体冠状位位置;于术后3个月膝关节侧位X线片测量股骨远端后方角(posterior distal femoral angle,PDFA)、胫骨近端后方角(posterior proximal tibial angle,PPTA),评价矢状位假体位置。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8,P=0.262)。优势组1例术后出现胫后动脉血栓形成,优势组和非优势组各1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22.0个月。末次随访时,优势组HSS评分为(87.2±4.3)分,非优势组为(86.8±5.0)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1,P=0.639)。X线片复查示,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手术前后两组HKA、mLDFA、mMPT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PDFA及矢状位股骨假体位置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PTA、股骨假体力线达中立位比例以及股骨假体过屈、股骨前方切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者利手侧别是影响初次TKA时股骨假体矢状位位置因素之一,非优势侧手术时矢状位股骨假体位置不良发生率增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