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联合 BMSC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传代大鼠B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对BMSCs表面抗原(CD90、CD45)进行鉴定。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BMSCs组、电针+BMSCs组,制备MIRI模型。假手术组只结扎不穿线;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心肌内直接注射生理盐水的方法;BMSCs组、电针+BMSCs组将BMSCs移植到梗死边缘区;分别在移植后3d、7d、14d三个时间点采用生化仪对心肌酶CK-MB、cTnI含量进行测定;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荧光标记观察BMSCs增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D31、SDF-1蛋白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显示细胞增殖较为活跃,细胞增大,形状以梭形、多角形及星形为主,形态呈“旋涡样”,MTT显示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45阳性率小于5%,CD90阳性率大于90%,表明细胞纯度较高、均一性良好。再灌注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各个治疗组均能够降低大鼠心肌酶CK-MB、cTnI及心肌梗死面积的水平,电针+BMSCs组效果最显著(p<0.05);病理形态学显示电针+BMSCs移植能够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改善心肌纤维紊乱;荧光标记显示BMSCs移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BMSCs在心肌内生长增殖,其中电针+BMSCs组效果显著;免疫组化染色后CD31、SDF-1呈“棕黄色或黄褐色”即阳性表达,新生血管呈棕黄色。各个治疗组CD31、SDF-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BMSCs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诱导BMSCs移植后对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治疗促进BMSCs在心肌内生长增殖,有效减少MIRI大鼠的心肌酶 CK-MB、cTnI水平,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MIRI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超微细结构损伤,增加微血管密度,促进缺血区边缘血管新生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