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生物测量
引用本文:林涛.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生物测量[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74-75,180.
作者姓名:林涛
作者单位:航空总医院眼科,北京,100012
摘    要:目的:应用UBM和数学模型来测量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球的解剖结构和虹膜形态,研究其虹膜后表面形态和眼后房结构的某些解剖特征。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63只眼,年龄40—70岁,分3个年龄组,每组21只眼,男女比例1∶2,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组63只眼,年龄40—70岁,分3个年龄组,每组21只眼,男女比例1∶2。2.方法:眼前节各项参数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和数学模型构建。数据作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与正常眼比较: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网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虹膜后表面曲率有统计学差异;后房截面积无统计学差异。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与正常眼比较具有以下解剖特点:前房浅,位置前移,房角窄,虹膜后表面膨隆,前房拥挤现象,睫状沟和后房空间大小无改变,后房结构整体前移。2.年龄组间比较: 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网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虹膜后表面曲率有显著差异,而后房截面积无明显差异。病例组与正常组比较具有前房浅、位置前移,房角窄,虹膜更膨隆。3.定量测量正常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值是98.363±47.289μm-1,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值为190.429±75.308μm-1。正常眼虹膜后表面曲率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趋势。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结论:验证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发病与自身前房拥挤的解剖特点有关,发现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后房面积正常而整体前移增加了瞳孔阻滞力。虹膜膨隆程度的精确测量有助于了解眼后房压力的变化和房角关闭机制的分析,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青光眼的最常见类型,其发病机制一直公认与眼的解剖因素相关。本课题应用UBM和数学模型来测量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球的解剖结构和虹膜形态,并以正常眼为对照进行分析,验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某些解剖特点,并且进一步研究其虹膜后表面形态和眼后房结构的某些解剖特征,本课题提供了几种新的测量参数来研究眼球的解剖结构。

关 键 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  测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