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恢刺法临床应用特点文献分析
引用本文:郭盛楠,陈晟,张佳佳,朱文浩,刘志顺.恢刺法临床应用特点文献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3):40-43.
作者姓名:郭盛楠  陈晟  张佳佳  朱文浩  刘志顺
作者单位:郭盛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陈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张佳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朱文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刘志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CB50520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优秀教学团队
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恢刺法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分别以《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检索古代文献、现代文献中运用恢刺法治疗疾病的内容,对恢刺法临床应用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共纳入古代文献12篇、现代文献31篇。古代文献中恢刺法的临床应用以筋痹为主要适应症,从受损肌腱旁斜刺进针,进针后,提插行针并调整针灸针,再将针提至皮下,配合关节屈伸活动,以舒解筋部拘挛。现代文献中恢刺法的临床应用以治疗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局部的劳损性病变为主;选穴以阿是穴为主,有时配合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选用直刺进针法者较多,多数使用平补平泻或泻法,最短留针时间为10min,最长留针时间为2h;常用的配合治疗手段有其他种类刺法、灸法、拔罐法、腧穴特种治疗技术及其他方法,如推拿、梅花针、头皮针。结论恢刺法现代临床应用基本沿袭了古代恢刺法的应用特点,恢刺法的操作技法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后人在前辈的基础上扩大了其适应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关 键 词:恢刺法  临床应用  文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