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四肢畸形8113例数据分析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秦泗河,郭保逢,焦绍锋,臧建成,张力,王一岚,郑学建,石磊,秦绪磊.应用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四肢畸形8113例数据分析北大核心CSCD[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10):1241-1248.
作者姓名:秦泗河  郭保逢  焦绍锋  臧建成  张力  王一岚  郑学建  石磊  秦绪磊
作者单位:1.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100176;2.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矫形骨科100022;
摘    要:目的统计分析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30年间治疗四肢畸形所应用的骨外固定器械(包括Ilizarov器械)数据,探讨现代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四肢畸形的应用指征、个体化器械构型选择策略等。方法依据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肢体畸形矫形手术病例数据库,回顾性统计分析1988年1月—2017年12月外固定器使用情况,分别从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不同性别、不同手术时间段、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种外固定器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及不同外固定器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113例患者手术中应用了骨外固定器,其中双下肢手术同时应用者69例,共应用8 182套外固定器。其中组合式外固定器4 725套(57.74%)、Ilizarov环式外固定器3 388套(41.41%)、单臂外固定器64套(其中包括Orthofix器械)(0.78%)、Taylor空间外固定器5套(0.06%)。男4 487例(55.31%),女3 626例(44.69%)。从不同时间段分析显示,外固定器使用数量逐年增加,2000年后应用数量突破性增多。患者年龄以11~30岁为主,其中21~25岁使用最多,达1 819套(22.23%)。外固定器应用部位几乎涵盖了四肢所有区域,其中踝足趾部位最多,达4 664套(57.00%);上肢最少,共152套(1.86%)。8 113例中治疗的疾病涵盖了十余个学科、超过150个病种,其中使用外固定器治疗最多的前5位疾病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脊柱裂后遗下肢畸形、创伤后遗症、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结论 Ilizarov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淋巴、神经、皮肤、内分泌等疾病导致的肢体畸形、残疾以及骨科疑难杂症,其手术适应证远超出了骨科学范围。国产外固定器及其安装工具基本能满足各种治疗的要求。骨外固定技术已全面进入了应力控制下的牵拉组织再生,自然修复组织创伤与残缺、重建肢体功能的新时代。

关 键 词:骨外固定  四肢畸形  大数据  统计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