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缓释万古霉素三维支架修复兔感染性骨软骨缺损
作者姓名:李兴屿  周杰  李沙沙  张天喜  郭国宁  喻安永  邓江  叶鹏
作者单位: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急救创伤病区)563003;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563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H0606)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名称:SF/CS/nHA仿生支架结合骨软骨镶嵌移植术和PRP对大面积骨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项目负责人:邓江;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074号),项目名称:基于HIF-1a信号通路NGF-BMSC/ColⅡ/ColⅠ-SF-CS-nHA种植体软骨缺损修复作用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叶鹏;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成果-LC[2022]034),项目名称:Minics虚拟复位联合3D打印技术在胫骨平台shakcz III-VI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郭国宁;遵医附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RC220220911),项目负责人:叶鹏。
摘    要:背景:大量研究证实组织工程支架几乎可完全修复骨软骨缺损,但当骨软骨缺损合并感染时,即使前期经过彻底的清创,单纯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修复效果往往不理想。目的:制备盐酸万古霉素缓释微球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观察其对兔股骨远端感染性骨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①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万古霉素缓释微球;将不同质量(7.5,10,12.5 mg)的缓释微球分别与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溶液混合,利用化学交联法制备盐酸万古霉素缓释微球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表征支架的孔隙率、吸水膨胀率、热水溶失率及体外药物缓释等。②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5只,均建立右后肢股骨远端骨软骨缺损并感染模型,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缺损处植入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实验组缺损处植入盐酸万古霉素缓释微球(10 mg)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术后1周,检测血液样本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术后4,8,12周取术区组织,分别进行大体观察与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随着缓释微球含量的增加,支架的孔隙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支架的孔径大小、吸水膨胀率、热水溶失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支架体外均可持续释放盐酸万古霉素达30 d以上。②实验组兔血液样本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对照组(P<0.05);实验组兔术后各时间点的大体软骨修复情况明显好于空白组、对照组;苏木精-伊红、Masson、阿利新蓝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兔术后各时间点的骨软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空白组、对照组。③结果表明,盐酸万古霉素缓释微球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能有效促进开放性骨软骨缺损的修复。

关 键 词:载药微球  万古霉素  骨软骨缺损  组织工程  丝素蛋白  壳聚糖  纳米羟基磷灰石  支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