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北大核心CSCD
作者姓名:荣箫周伟赵小朋卢伟能张敬华沈婷关瑞莲孙黎
作者单位:1.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510623;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12696)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minimally invasive surfactant therapy,MIST)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48例胎龄30~36周诊断为NRDS的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IST组(23例)和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INSURE)组(25例),MIST组在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下经直接喉镜直视将细血管导管置于气管内并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INSURE组气管插管注入PS,拔管后行nCPAP。观察MIST组和INSURE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MIST组和INSURE组患儿在给药过程中发生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26.1%比36.0%)、心动过缓(13.0%比24.0%)、再次使用PS(8.7%比4.0%)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72 h内均无需重新插管机械通气;MIST组和INSURE组的无创辅助通气时间[8 d(5.5~12.5 d)比7 d(5.0~14.0 d)]、总吸氧时间[12 d(7.0~26.5 d)比10 d(10.0~23.0 d)]及住院天数[(34.22±16.06) d比(30.88±14.35)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ST组和INSURE组患儿均无死亡、无脑室内出血发生;MIST组与INSURE组气胸(0比4.0%)、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1.7%比16.0%)、早产儿视网膜病(21.7%比12.0%)、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1.7%比2.0%)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NRDS,MIST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PS给药方法。对于临床评估暂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儿,均可采用MIST技术予PS。

关 键 词: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  早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