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后路术后TARP翻修
引用本文:杨进城,马向阳,尹庆水,夏虹,吴增晖,王智运,许俊杰,陈旭琼,邱锋,周鑫.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后路术后TARP翻修[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4(4):197-202.
作者姓名:杨进城  马向阳  尹庆水  夏虹  吴增晖  王智运  许俊杰  陈旭琼  邱锋  周鑫
作者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510010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8001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1768); 全军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二五”计划重点项目(BWS11C065)
摘    要:目的评价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在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后路减压术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TARP内固定翻修手术治疗30例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后路减压术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的患者。通过手术前后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颈椎CT扫描及三维重建、MRI检查观察寰枢椎脱位和颈脊髓压迫改善情况,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翻修手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20~250 min,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出血量120 mL。随访6~3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30例患者寰枢椎脱位均获得满意减压复位,脊髓压迫完全解除,术后3~6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寰齿间隙从术前的(9.1±1.4)mm降至术后的(1.6±1.4)mm,颈髓角从术前(116.5±12.0)°提高到术后(149.3±10.4)°,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42,P=0.000;t=—16.520,P=0.000)。29例神经功能获得改善、1例无变化;JOA评分由术前的(10.8±2.3)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14.5±1.9)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40,P=0.000)。随访期内无寰枢椎再次脱位或症状加重表现;1例术后2周出现肺部感染,术后1个月枢椎螺钉松动,予抗感染治疗及螺钉调整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TARP内固定是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对于后路减压术后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困难的翻修病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颅底凹陷症  寰枢关节  脱位  治疗失败  经口手术  骨板  内固定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