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心房颤动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
引用本文:郑文武,黄昌成,张晓刚.心房颤动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49-1651.
作者姓名:郑文武  黄昌成  张晓刚
作者单位: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重庆,400016
2. 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    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约有230万房颤患者,每年因房颤住院的患者约40万。中国房颤患病率0.77%,标准化率为0.6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据此估计全国房颤患者在1000万以上。房颤主要是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房颤的最重要也是危害最大的并发症之一是脑卒中,因此对房颤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与房颤有关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的探索也逐步展开.从而可以从更深层次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现就近年对房颤分子机制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 键 词:心房颤动  分子机制  分子生物学机理  房颤患者  年龄分组  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标准化率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1-1649-03
修稿时间:2007-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