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35岁及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预测
引用本文:张梅,黄正京,李镒冲,王丽敏,姜勇,赵文华.中国35岁及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5):689-693.
作者姓名:张梅  黄正京  李镒冲  王丽敏  姜勇  赵文华
作者单位:100050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室;100050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室;100050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室;100050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室;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100050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基金项目:2010年中央转移支付地方项目
摘    要:目的 评估我国≥3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方法 2010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8岁成年人98712名,抽取其中≥35岁无缺血性心血管病史者共计67214人为调查对象,通过体格测量和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测,以及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吸烟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病情况。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预测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结果 我国≥35岁无缺血性心血管病史人群的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预测得分为5.1(95%CI:4.9~5.2),平均危险度为4.2%(95%CI:4.0%~4.4%)。其中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为高危者占8.5%(95%CI:7.8%~9.2%),男性(12.1%,95%CI:11.1%~13.0%)明显高于女性(4.9%,95%CI:4.4%~5.5%)(P<0.05),农村人群(8.8%,95%CI:7.8%~9.7%)高于城市人群(8.1%,95%CI:7.2%~8.9%)(P<0.05);10年发病风险为中危和低危者比例分别为19.1% (95%CI:18.2%~20.0%)和72.4%(95%CI:70.9%~73.9%)。随着教育水平提高或收入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为高危和中危者的比例均有所下降(P<0.05),而低危者的比例上升(P<0.05)。结论 我国≥35岁人群中有8.5%在未来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可能性超过10%,其中尤为应关注男性、农村、教育水平较低、收入较低人群。

关 键 词:心血管病  缺血性  风险评估
收稿时间:2015/10/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