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吩噻嗪染料对人新鲜血浆中病毒的光灭活
引用本文:李长青.吩噻嗪染料对人新鲜血浆中病毒的光灭活[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2(1).
作者姓名:李长青
摘    要:为了保证血液及其制品的安全性,消除病毒的传播,必须对其进行病毒灭活。本文采用吩噻嗪染料(主要是亚甲蓝和甲苯胺蓝)在可见光照射下,灭活血浆中被膜病毒,效果良好。由于亚甲蓝和甲苯胺蓝等吩噻嗪染料对被膜病毒的表面结构有很强的亲和性,因而能穿透病毒被膜面与其核酸,尤其是鸟嘌呤残基结合,这正是光动力学作用的靶结构。所以,对HSV、VSV、流行性感冒等病毒,即使染料浓度仅为1μmol/L,便能使病毒滴度降低10~6,况且,AIDS 和HIV-1 对光灭活尤其敏感,以至在2分钟内就能使其滴度降低到不能检测的程度。同时,经过该灭活程序后,血浆蛋白活性降低不到20%;从交叉免疫电泳图谱看,它与对照组(未经灭活)没什么差别,说明血浆蛋白结构基本上没有改变,看来,经光动力学处理的新鲜血浆从治疗意义上讲,同未经处理的新鲜冰冻血浆是相同的。尽管还有必要进一步更详细地探讨在此处理过程中是否有新抗原的产生等问题,但是,这仍不失为一种灭活新鲜血浆中病毒的有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