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75岁以上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事件对生存率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国栋,陈彧,范桄溥,高卿,董穗欣,刘刚,陈生龙,孙文强.75岁以上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事件对生存率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8(6).
作者姓名:张国栋  陈彧  范桄溥  高卿  董穗欣  刘刚  陈生龙  孙文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
摘    要:目的:分析75岁高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生存情况及围术期事件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1至2012-1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单纯OPCAB且年龄75岁的患者233例,男性173例(74.25%),平均年龄(77.1±2.3)岁。研究影响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时按围手术期是否发生死亡分为围术期死亡组(n=15)和生存组(n=218)。研究影响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时将生存组218例患者,根据随访时是否发生死亡分为随访死亡者(n=97)和随访生存者(n=121)。收集围术期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定义终点事件为围术期死亡及随访期间全因死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数据,对随访患者采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术期死亡15例(6.44%),随访218例,随访时间1~182(92.84±45.52)个月。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心律失常(OR=6.767,P=0.002)、术中及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OR=4.292,P=0.040;OR=19.455,P0.001)、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OR=1.500,P=0.001)、呼吸机辅助时间(OR=1.004,P=0.002)、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OR=30.000,P0.001)、二次开胸(OR=26.750,P0.001)、术后脑卒中(OR=5.889,P=0.041)是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121例随访生存者术后1、3、5、8、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99%、87.55%、85.31%、68.93%,56.7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随访死亡者与随访生存者比较,男性比例、术前心律失常和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病的患者比例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HR=4.387,95%CI:1.876~10.259,P0.010)是影响中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75岁的高龄患者行OPCAB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及中远期生存。术前心律失常、术中及术后应用IABP辅助、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二次开胸、术后脑卒中是高龄OPCAB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影响高龄OPCAB患者术后中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