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二维超声斑点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运动特征的价值探讨
引用本文:何雪威,宋则周,郑哲岚,魏淑芳,贾金涛.二维超声斑点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运动特征的价值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9):1074-1076.
作者姓名:何雪威  宋则周  郑哲岚  魏淑芳  贾金涛
作者单位:[1]浙江省瑞安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浙江瑞安325200 [2]浙江省人民医院超声科,浙江杭州310003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浙江杭州310003 [4]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现在浙江省西溪医院 [5]杭钢医院超声科,现在浙江省西溪医院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温州市卫生局课题资助项目(20108093);
摘    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技术对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运动特征的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应用STI对14例不同类型(心尖肥厚型、非对称性肥厚型)HCM患者的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进行评估,并与1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在HCM患者心脏功能减退中的作用。结果:30例受检者中STI成功分析了29例患者的二维图形,成功率为96.67%。心尖肥厚组和非对称性肥厚组心肌整体扭转表现为逆时针扭转。非对称性肥厚组心尖部PAR和达峰时间、心底部PBR、左心室整体ptw和达峰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肥厚组心尖部PAR和达峰时间、左心室整体ptw和达峰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患者组HTu值增加,UntwR值降低,HTU值与E/A值呈负相关(r=0.602,P〈0.05);HCM组患者PAR增加,Ptw增加,PAR与Ptw与LVEF呈正相关(r=0.592和0.586,P%0.05)。结论:通过STI技术可以精确的反应左心室的运动功能,各种类型的HCM患者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可能与左心室扭转、旋转功能的严重受损有关。

关 键 词:肥厚型心肌病  二维超声斑点技术  左心室运动特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