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狼疮性肾炎血管病变病理特点观察
引用本文:滕舰,刘立秋.狼疮性肾炎血管病变病理特点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2967-2969.
作者姓名:滕舰  刘立秋
作者单位:[1]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山东烟台264000 [2]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摘    要: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肾间质血管病变病理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狼疮性肾炎病人115例,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均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活检术,所有患者的光镜切片均行HE、PAS、PASM、Masson三色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病变特点;采用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直接法染色,观察IgG、IgA、IgM、C3、C4、C1q在肾小球、间质、血管的沉积情况。结果:依据光镜结果及免疫病理,将血管病变分为5种类型:1、血管免疫复合物沉积型(VICD);2、非炎症性坏死(NNV);3、栓塞性微血管病变(TMA);4、真性血管炎(TRV);5.硬化性血管病变(SVC)。各型光镜病理特点、免疫荧光及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结论:LN肾血管病变各型除形态学改变不同,其发病机制也存在差异,VICD和NNV均认为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原位形成有关,而内皮细胞损伤是TMA发生的基础。血管病变的类型不同常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并影响治疗及预后。

关 键 词:狼疮性肾炎  血管病变  病理特点
文章编号:1671-5098(2007)22-2967-04
收稿时间:2007-04-28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