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坐骨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
引用本文:陈德英,程赛宇,等.坐骨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24-1425,W002.
作者姓名:陈德英  程赛宇  
作者单位:[1]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2]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摘    要: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相应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并对神经元尼氏染色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硅胶管套接切断的大鼠坐骨神经模型,应用焦油紫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硫堇染色等3种尼氏法对伤后7、14、30d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应用3种染色方法均观察到坐骨神经伤侧脊髓前角外侧核大、中型运动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存活率与对照侧有明显差别。与对照侧比较,伤后7d伤侧脊髓神经元数目减少,存活率降低;伤后14d和伤后30d,尤其是伤后30d,伤侧脊髓神经元数目减少更显著,存活率下降更明显,有些神经元轮廓不清且尼氏体模糊。结论 随着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时间的延长,其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损伤程度逐渐增加,尤其是伤后30d退变非常明显。焦油紫染色方法是显示神经元尼氏体及反映神经元生活状态的简捷有效的方法。

关 键 词:形态学  坐骨神经损伤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尼氏小体  染色体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