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成功后心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李青山,周振宇,龚洪涛,郭新贵.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成功后心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12(4).
作者姓名:李青山  周振宇  龚洪涛  郭新贵
作者单位:1. 266011,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内科
2. 266021,山东省青岛市国棉一厂厂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成功后心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既往有无心绞痛史分为A组(有心绞痛史,24例)和B组(无心绞痛史,2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后6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分组对照观察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左心室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A组与B组比较:①两组患者在大量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阳性家族史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肌酸激酶峰值(CKmax)分别为(1 790±255)U/L和(2 530±360)U/L,(t=8.098,P<0.01);③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0.60±0.14)和(0.51±0.12)(t=2.331,P<0.05);④介入治疗成功后抬高的ST段于0.5h内降幅≥50%或于2h内恢复至等电位线者与未达上述标准者分别为87.5%和45.5%(x2=7.419,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既往有心绞痛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无上述病史者心肌微血管损伤为轻,原因可能与既往心绞痛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机制保护心肌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完整性有关.

关 键 词:心绞痛  心肌梗死  预适应  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术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