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治未病”思想的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石鹤峰,邹杰,蔡永敏,李淑敏,赵会茹.“治未病”思想的现实意义[J].中医研究,2008,21(12):1-2.
作者姓名:石鹤峰  邹杰  蔡永敏  李淑敏  赵会茹
作者单位:1.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4
2.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
3.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52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摘    要:“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不断丰富了对“治未病”的认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首先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关 键 词:治未病  亚健康  治疗应用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though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