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老十针”组穴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过度觉醒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帆,唐启盛,郭静,王桂玲,胡俊霞,王少松,张涛,袁芳,杜鑫,王金钢,韩明.“老十针”组穴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过度觉醒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9(8):671-674.
作者姓名:张帆  唐启盛  郭静  王桂玲  胡俊霞  王少松  张涛  袁芳  杜鑫  王金钢  韩明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4391);北京中医医院院级课题暨两院合作课题(YJ-201727);燕京流派创新性传承"拳头"工程建设项目;针灸神经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观察"老十针"组穴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过度觉醒程度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取穴为"老十针"组穴,对照组取穴为对失眠无治疗作用的穴位。两组均每周针刺3次,共治疗4周,并于治疗结束后8周进行随访。治疗前后两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过度觉醒量表(HAS)评分,通过患者失眠日记评价睡眠情况(包括睡眠潜伏时间、总睡眠时间和觉醒次数),并测定血清食欲素A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总分、睡眠潜伏时间、总睡眠时间、H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随访时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觉醒次数、食欲素A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总分、睡眠潜伏时间、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HAS评分、食欲素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评分和睡眠潜伏时间、总睡眠时间、HAS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后觉醒次数和食欲素A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老十针"组穴能够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和睡眠潜伏时间和过度觉醒程度,调节血清食欲素A含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关 键 词:失眠  “老十针”组穴  过度觉醒  食欲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