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引用本文:王晓莉.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0(2):34-35.
作者姓名:王晓莉
作者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摘    要:小柴胡汤为《伤寒论》所载和解少阳之方,本人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此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治疗肾盂肾炎 刘某某,女,42岁,初诊:高热4天,往来寒热,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食欲不振,周身酸痛,小便短赤而灼痛,苔白滑,脉弦数,查:体温39℃,表情淡漠,左胁脊角压痛,双侧肾区叩击痛,尿常规:WBC(++)、RBC(+)、蛋白(+),中医辨证为:湿热郁结少阳。治以和解少阳,清热利水通淋,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5 g,黄芩10 g,半夏10 g,生姜10 g,大枣4枚,炙草6 g,瞿麦10 g,滑石15 g,蒲公英10 g,车前草20 g,茯苓 12 g。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3剂后,体温正常,不呕,效不更方,6剂续服,复查尿常规正常,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 按:急性肾盂肾炎属中医淋病范畴,治宜清热利水通淋,临床多用八正散治疗。本例患者,以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小便不利为主证。《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此例患者为湿热郁结少阳,三焦阻滞,故令水道不利,以和解少阳,清热利水。方用小柴胡汤去人参以和解少阳,去人参是因湿势留恋,茯苓、瞿麦、滑石、蒲公英、车前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药中于病,乃获良效。

收稿时间:2/3/2001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01年2月3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