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温通除痹汤结合电针“青灵组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指标影响研究
摘    要:目的探究温通除痹汤结合电针"青灵组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指标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温通除痹汤及电针"青灵组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积分变化、简化McGill疼痛检测量表评分变化、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及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变化、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血液黏度指标变化、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疾病反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4%(50/51)高于对照组86.27%(44/5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等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McGill疼痛检测量表评分、CASCS及NDI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流高速峰值(Vm)、舒张期末峰值流速(Vd)、收缩期峰值流速(V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还原低切及高切、高切全血黏度及低切全血黏度等血液黏度指标、SF-36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等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McGill疼痛检测量表评分、CASCS及NDI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黏度指标、SF-36评分均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疾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7.84%(4/51)(P0.05)。结论温通除痹汤结合电针"青灵组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椎体功能恢复良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疼痛缓解,6个月复发率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