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在早期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王卫卫,田野,赖日权.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在早期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5):289-290,i010.
作者姓名:王卫卫  田野  赖日权
作者单位:1.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广州,510010
2.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病理科,广州,510010
摘    要:目的 探讨早期肝纤维化诊断的特异性方法。方法 应用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对早期纤维化肝组织中胶原的性质及分布特点进行观察。结果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随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清晰地显示嗜酸性胶原蛋白纤维束 ,其中Ⅰ型胶原纤维 (colⅠ )为粗大明亮的黄或红色纤维 ,显示很强的双折光性 ;Ⅲ型胶原纤维 (colⅢ )为绿色细纤维 ,呈疏网状 ,显示弱的双折光。经图像分析 ,其中S1期肝组织中colⅠ占 (10 5 8± 2 33) % ,colⅢ占(45 13± 2 6 7) % ;S2期肝组织中colⅠ占 (5 0 12± 2 5 8) % ,colⅢ占 (48 5 5± 1 6 6 ) %。结论 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和偏振光法可确定肝纤维化组织胶原类型、分布、排列与含量 ,是明确早期肝纤维化分期较理想方法。

关 键 词:肝纤维化程度  诊断  早期  纤维化肝组织  Ⅲ型胶原  苦味酸  Ⅰ型胶原  原纤维  特异性  分布特点
文章编号:1007-8096(2003)05-0289-02

Application of picrosirius polarization method in diagnosis of early hepatic fibrosis
Abstract:
Keywords:Picrosirius-red  Conventional light method  Early hepatic fibrosis  Collage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