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引用本文:李大成,孙洪涛,李明大,李立夫,王景田,李庚.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2(6):377-377.
作者姓名:李大成  孙洪涛  李明大  李立夫  王景田  李庚
作者单位:153000,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摘    要:目的:微创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按CT确定血肿部位,选择距离血肿最近处为穿刺点,尽量避开大血管及主要功能区。行头皮小切口3.0cm,颅骨钻孔,剪开硬脑膜。脑针沿CT所示血肿方向穿刺,流出陈旧血液后,取出脑针。用多侧孔引流管置入血肿腔,抽吸血肿。如果阻力不大,可尽量多吸出血肿,如阻力较大,可变换引流管的方向和深度。一般抽出血肿量的60%-80%,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术后观察4-6h,如无新鲜血引出,可注入尿激酶2万U+5ml生理盐水,关闭引流管4-6h后开放。可见部分陈旧不凝血引出。复查CT,如血肿清除不满意,可每4-6h注入尿激酶2万U+54ml生理盐水。直至血肿清除满意(血肿量的80%以上)后拔除引流。同时给予脱水、止血、预防并发症治疗。结果:本组共48例,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6.25%,其中再出血死亡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合并呼吸道感染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存活45例,术后功能恢复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I级6例(13.3%)Ⅱ级18例(40%)Ⅲ级19例(42.2%)。Ⅳ级2例(4.4%)术后再出血1例,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3例。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8例。结论:应用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即可清除血肿,又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带来的损伤。有利手术病人术后功能的恢复。在早期清除血肿的同时,不仅解除了血肿的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同时可减轻血肿分解产生的毒性物质的损害。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 键 词: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  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文章编号:1009-6574(2002)06-0377-01
修稿时间:2002年12月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