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语失写症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谢秋幼,刘晓加,李卫平,吕庆文.汉语失写症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及其意义[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2,11(3).
作者姓名:谢秋幼  刘晓加  李卫平  吕庆文
作者单位:1.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东,广州,510515
2. 第一军医大学医学生物工程系解放军医学图像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15
摘    要:目的探讨汉语失写症的神经心理语言学机制以及该研究对于汉语失写症病理行为的康复学意义.方法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和汉语失写检查法测试口语和书写能力,详细记录患者的书写、失写行为特征,区分言语障碍类型;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病灶CT/ MRI图像进行标准化、二维叠加、三维重建等处理,并与非失写对照组相减,显示不同失写类型病变的集中趋势.结果左侧半球损害48例,其中失语30例,失写32例,后者中纯失写1例,失读并失写1例;右侧半球损害15例,其中失语失写3例.具体的资料分析表明:不同的失写类型有不同的病理行为特点.计算机图像处理结果显示:失语性失写病灶较集中的区域为左额顶叶深部白质.惰性失写主要集中在左外侧裂的前方、从额中下回向后部延伸.镜像书写则分散于左丘脑、基底节附近.结论汉语失写症的病理行为特点与病损定位有密切的关系;双通道理论有可能符合汉语语言学机制;汉语失写症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对汉语失写康复模式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图像标准化  失写症  康复模式  神经心理学

The neuropsychologic study of chinese agraphia and its mean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